对于想要申请香港大学的同学来说,入学面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群面(Group Interview)更是其中让许多学生感到紧张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个人问答,群面考察的是综合能力思辨、表达、倾听与协作。那么,港大的群面到底是怎样的流程?又该如何高效准备呢?斯笔客教育为你详细拆解。
群面流程全解析
1.身份核验:正式面试前的小热身
港大通常会通过 Zoom 举行线上群面。进入会议后,工作人员会先确认考生身份,确保本人参面。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却也预示着正式较量即将开始,注意礼貌用语和精神状态。
2.自我介绍:一分钟,留下第一印象
随后教授进入会议室,进行简短自我介绍,之后便轮到学生依次发言。
时长控制: 30秒至1分钟
内容建议:
姓名+就读学校
申请项目+相关兴趣
个人亮点(如学术经历、课外活动、性格特质等)
注意:简洁有力、突出重点、避免背稿式自我介绍,让评委迅速记住你。
3.小组讨论:能力大考场
第一步:阅读文章(20分钟)
面试官会发放一篇阅读材料,可能涉及时政、科技、民生、教育等多种领域,且通常与所申请专业无直接关联。
目标任务:
抓住主旨、核心观点
进行批判性分析(支持与否,原因何在?逻辑是否合理?有无偏见?)
建议时间分配: 5-7分钟理解原文,8-10分钟准备自己的观点,剩下时间优化表达逻辑。
第二步:小组讨论(20-30分钟)
考生围绕文章展开讨论,教授通常不会介入,由学生主导节奏。
表达建议:
条理清晰,表达有逻辑
首位发言:点出1-2个核心要点,不必全面覆盖
末位发言: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独立观点
不打断他人,善于倾听并回应
深入探讨: 把话题挖深挖透比单纯抢话语权更重要。展示你如何推动团队思考,是加分关键!
独立思考: 尽量跳出常规回答框架。例如对于民生问题 你认为是否有必要禁止鱼翅交易呢? 大多数申请者可能会直接认为应该禁止,理由是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但港大面试旨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自我的能力,遇到此类问题,可将具体物品抽象化,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如 鱼翅 可代指濒危动物乃至整个大自然;交易和食用鱼翅 反映的是国人传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禁止 则涉及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阻止人们行为。所以,该问题 背后的问题 是:面对危害自然环境且属于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一部分的行为,我们有必要说不吗?需要明令禁止吗?
第三步:总结与提问
总结观点:三十分钟后教授喊停讨论,总结讨论中大家的观点。
新问题提问:教授会结合大家的观点,提出一个新问题,例如询问与A相关的经历。如果有相关经历,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回答。
学生反问:回答完教授的问题后,教授会询问同学是否有想要反问的问题。一般可提问与校园和专业相关的内容。
面试结束:教授回答完学生的提问后,面试结束。
如果群面后教授单独找学生面试,可能是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或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不过,大部分被单独找的是表现突出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本半只脚踏进港大了。
总而言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充分准备,展现自信的一面,随机应变,就无需担心自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