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生,突然收到学校发来的共谋AO指控Email。他整个人都懵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所谓共谋对象是谁,怎么就跟别人作业撞车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留学生以为做作业没跟别人互相沟通就万事大吉?但很多unsw的课程现在用Turnitin、MOSS这些系统,雷同一查一个准,只要系统判定你和别人表达、结构、数据相似度过高,就有可能触发共谋调查。
甚至连拼写错误、错用词汇都一模一样,那就很容易被怀疑是一起写的。额,这个是真的有的您可错杀也不过放过了!
被判定共谋的情况
1.和别人都用了AI帮忙润色,结果句式用词太相近;
2.找了同一个第三方(比如朋友或写手),写出来的内容风格雷同;
3.同一节lecture的reading list或PPT素材太相似,引用格式没处理好;
4.一起参加过group revision session,内容过于一致;
5.考试错题一致,买了相同的答案
所以说吗?有些时候咱也别嘴硬,既然学校查到你头上,肯定还是有点问题的!很多同学被抓!就异想天开:我直接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就行了!我跟他根本没共谋!
你瞧瞧这是啥理由,这不是纯纯拉低咱们留学生的智商吗?!学校的重点不是你认不认识,而是你有没有独立完成。你说你不认识那个人,并不能自动证明你没共谋。听起来甚至像是出轨后装不认识那种感觉反而会让怀学校使劲锤你!
这种情况怎么去申诉?
搞清楚本课程允许的协作边界,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规定大不同
提供过程证据:笔记、截图、初稿、版本历史、笔记App导出记录都可以作证,整理好作业的思路流程,包括从reading到成稿的逻辑;
初版文档的时间戳(word文件修改记录+Google Doc历史)使用过的文献笔记和参考资料源,强调自己有独立的research path;
避免把精力浪费在我不认识对方上,关键是证明你的独立性。
不论你是不是被冤枉,收到共谋指控信就一定要认真应对,别等着meeting来临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