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麻醉学论文摘要怎么撰写?撰写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麻醉学论文摘要有什么要求?本文分类为麻醉学论文摘要撰写写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麻醉学论文摘要的范文,不会写麻醉学论文摘要的同学可以参考。

  【摘要一】临床麻醉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临床麻醉学教学特点,结合临床教学实际经验,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使用了混合式学习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文章探讨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摘要二】目的探讨病例为基础的教学结合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级麻醉学系本科生134名,随机分为CM组(n=67)和C组(n=67)两组,对两组学生分别实行CBL结合MST教学和单纯CBL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CM组学生客观试题成绩明显优于C组(P<0.05),主观调查评价较C组高(P<0.05)。结论CBL结合MST与单纯CBL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向临床思维与技能学习的顺利过渡,使之可以更迅速适应与投入临床实习工作。

  【摘要三】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是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和经验、巩固临床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中,使麻醉学实习教学个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更有效地培养实习生临床技能和巩固已学理论知识。

  【摘要四】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在麻醉学专业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级麻醉学专业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一组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另一组为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通过笔试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笔试成绩总分数分别为(93.80±2.02)分和(86.31±2.14)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分别为83.33%和43.33%。实验组学生在笔试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学专业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微课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增加了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助于知识内化和应用,为麻醉学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途径。

  【摘要五】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2级麻醉学专业5年制学生64名,随机分为PBL+情景模拟组(P+S组)和情景模拟组(S组),各32人。教学内容学习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能力+病例分析),以及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P+S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的优秀率(43.75%)高于S组学生(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的不合格率(3.13%)低于S组学生(9.38%)(P<0.05);P+S组学生对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较好;P+S组学生在自学能力、临床思维方面提高的认可度高于S组(P<0.05)。结论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能提高非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加深了专业技术能力与非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结合。

  【摘要六】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acupointelectricalstimulation,TAES)静脉全麻行腔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学价值。方法60例择期行双侧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AES联合静脉全麻组)和对照组(全凭静脉全麻组),每组30例。两组术中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恒速输注瑞芬太尼的方法维持麻醉,治疗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术毕持续TAES,刺激部位为双侧合谷和内关穴。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切皮前5min(T3)、切皮后5min(T4)、充气30min(T5)、术毕(T6)、拔管前5min(T7)、拔管即刻(T8)、拔管后5min(T9)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T0、T3、T5、T6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记录T3、T4、T5异丙酚靶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比较,治疗组T3-4HR降低,T8-9HR升高,T7-9MAP升高;对照组T3HR降低,T7-9HR升高,T1、5、7-9MAP升高,T2-3MAP降低;两组T5-6IL-6均升高,T6TNF-α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T6-9HR降低,T1、4、5、7-9MAP降低,T3MAP升高,T5-6IL-6降低(P<0.05);各时间点异丙酚靶浓度及总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TAES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适当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摘要七】经过170年的努力,现代麻醉学已发展成为以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和调控为核心,集临床麻醉、疼痛诊疗和重症医学,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二级学科。在规模上,麻醉科已是综合性医院医师最多的临床科室。今后,中国麻醉学科建设的主要工作将是:①提高临床麻醉质量,将全国麻醉死亡率降至1/10万;②向围手术期医学转化,强化麻醉前门诊和ICU工作,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③建设以麻醉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的"无痛医院";④完善麻醉学教学体系;⑤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⑥提升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⑦制定《中国麻醉学长期发展纲要》。

  【摘要八】<正>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麻醉学本科教学需要兼顾理论知识教学、临床技能培训以及临床思维培养三个方面[1]。其中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是麻醉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临床教学采用真实的患者进行示教培训,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教学的配合程度日益下降,能满足临床技能训练的患者资源相对不足[2~4]。模拟教学则是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真实医疗情景进行教学。1996年Abrahamson首先将

  【摘要九】双语教学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临床麻醉学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对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推动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十】随着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在麻醉学教学过程中探索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学及留学生管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