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特殊教育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去写?对于第一次接触有关特殊教育论文摘要的同学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分类为特殊教育论文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有关于特殊教育论文摘要撰写模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参考。

  【摘要一】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学校类型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对460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学校类型在该中介模型的后半段具有调节作用。建议基于这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职前到职后阶段致力于增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并分别根据培智学校和聋校文化特点提升其组织支持感,重视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机制,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摘要二】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率先在吉林省创建并带动全国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吉林省的高等特殊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招生规模、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对当前高等特殊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助力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

  【摘要三】特殊教育由于其面向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开展特殊教育的风险和难度,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一受试实验对被试儿童进行辅助沟通系统训练,结果发现在该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入辅助沟通系统,被试儿童的沟通次数和沟通意愿有了明显提高,语言、认知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辅助沟通系统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中有效可行,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摘要四】美国对高质量教师的追求促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为适应美国各州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同需求,其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对当前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政策背景及资格证的主要类型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摘要五】学习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核心驱力,为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学习力情况并探讨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力的策略,运用问卷对杭州市十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6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学习力在性别、初始学历、教龄、学校类型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职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根据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建议。

  【摘要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教育政策不仅是政府有序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全国两会是人民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决策科学化的主要平台。全国两会代表所提交的教育提案内容反映了民众教育需求的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意愿向政策性、制度性保障的转化。21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距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技术,对2016-2019年全国两会特殊教育提案的答复文本进行分析,厘清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三大热点话题及其核心思想,就对三大热点话题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建议。

  【摘要七】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明社会充分体现自由、平等、互助理念的输出平台之一。我国重视融合教育发展,从顶层设计、政策法规、高校学术支持等方面加强管理,促进融合教育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但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发展仍面临教学质量差、严重缺乏具备特殊教育背景的师资、缺乏实施标准规范、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柔性文化尚未建立等困境。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亟需健全法规,建立标准化认证体系,建立专家委员会指导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中贯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产业反哺需求,培养残障儿童的综合素养等,同时借助艺术教育搭建残障儿童与世界交流的平台,用艺术康复他们的身心,用艺术来挖掘他们的优长,努力为残障儿童开启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新时代。

  【摘要八】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发文量来看,近十年国外艺术治疗研究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9-2018年WoS收录的655篇有关艺术治疗的论文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谱,发现:艺术治疗涉及的学科有应用心理学、护理学、精神病学等,在特殊教育学等学科中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的热点主题为青少年、女性等群体,质性研究方法,生活质量,整合性、创新性、本土化的干预方法等;前沿主题是艺术治疗的质性研究、艺术治疗效果评估量表的研制及使用。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提出若干启示。

  【摘要九】特殊教育学中国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实现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扎根中国大地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其发展进程和方向,基于对文献的分析,将特殊教育学中国化分为前学科时期的文化奠基(1840年以前)、西方特殊教育经验的中国化(1840—1910年)、特殊教育学的中国化创建(1911—1948年)、特殊教育学的社会主义重构(1949—1977年)、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初现(1978—2016年)以及新时代(2017年以来)六个演进阶段。研究表明,中国的特殊教育学并非一种全然的"舶来品",而是深植于中国土壤、始终依靠中国主体性,交融中外理论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

  【摘要十】采用BibExcel、SciMAT和UCINET软件分析2000-2019年国际SSCI期刊中特殊教育辅助技术的文献关键词数据,横向剖析当前特殊教育辅助技术的研究热点,纵向梳理近二十年特殊教育辅助技术研究的发展路径变化,同时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对特殊教育辅助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二十年特殊教育辅助技术研究向着研究对象集中化,技术类型高技术化,应用领域多元化的方向演进。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发展我国特殊教育辅助技术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