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写论文的同学们,数学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撰写?论文摘要是作者对于论文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描述,让读者在读这篇论文时很清楚全面的了解到这篇论文。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收录的几篇数学论文摘要,可供大家参考。
1、【摘要】国外"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法"研究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与整合4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问题提出与教学整合的视角明确了"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法"的内涵与教育价值,厘清了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角色与关系,确定了问题提出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等."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法"概念内涵从单一主体界定拓展到多视角理解,理论研究从对影响因素的分散关注走向作用机制探寻,教师素养从问题提出能力提升为导向转向兼顾实践理性,技术架构从工具的有效使用提升至工具理性,将是"数学问题提出教学法"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2、【摘要】针对拓展性课程的选择性、层次性、操作性、丰富性等特征,拓展性课程开发应坚持学为中心的理念,并遵循以下开发原则:围绕立德树人强化育人目标;基于数学学科构建课程体系;生活内容数学化,实现教育内容课程化;渗透数学思想实现核心素养校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六条路径:游戏激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文化熏陶,丰富数学教育内涵;实验探究,提升数学探究能力;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建模思想;挖掘隐性知识,渗透数学思想;适度拓展基础知识,开阔数学视野。
3、【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高中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文化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数学意义的建构,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不难理解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在数学课程中介绍数学发展史、应用和趋势的深远意义.本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语言承载
4、【摘要】已有数学建模素养评价模式有三种:横向评价、纵向评价和模型创新性评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数学建模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用"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维度加以区分与体现.分析了数学建模素养教学与评价案例中并未按照数学建模素养划分的三个水平的四个维度进行说明而导致的理论划分与案例例说不一致的冲突.基于数学建模素养的三个水平的划分维度以及每个水平的表现,结合已有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模式,重新构建了与数学建模素养划分水平具体要求与表现相一致的数学建模素养评价模型,并举案例说明,合理解决了数学建模素养科学评价问题.
5、【摘要】数学师范生对数学史的认识现状是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师范生对数学史的认识水平深刻影响着我国中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对师范生关于数学史认识现状的研究主要从数学专业课是否渗透数学史、数学史任课教师如何教数学史、数学师范生对数学史重要性的认识与对数学史的了解程度是否匹配以及数学师范生在实际教学中是否渗透数学史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数学师范生关于数学史的认识存在不足,通过分析给出相应的建议。
6、【摘要】文章阐述了高中校本课程"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开发与实施该课程时,应着力凸显"四性":趣味性、人文性、应用性、思想性,呈现凸显"四性"的教学案例,并将其作为开发与实施高中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参考.
7、【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引导广大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翁。思维导图主要是将知识点通过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方式逐级呈现出来,帮助学习者快速有效进行学习和记忆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整体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帮助小学生系统快速地学习数学知识。
8、【摘要】数学必备品格是具有良好数学特征且能促进人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心理品格。明确数学必备品格的组成要素,对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落实至关重要,数学家对数学品格的普遍认识具有鲜明代表性。研究按照数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分层抽样选取28位数学家作为研究对象,从28位数学家对数学品格的相关论述中,归纳统计得到数学必备品格的七个要素。经过相关分析等数据处理,按其重要性排序为:数学兴趣、创新、自强不息、严谨、勇于质疑、化繁为简、独立思考。研究表明,这七个要素作为数学必备品格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已经开始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得到渗透,而且未来更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物化。
9、【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圈层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具有内容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等特征。同时,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任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
10、【摘要】随着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PISA测试的进行,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越来越热。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未来教育教学的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预示着未来数学教育的走向。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学数学观更值得关注。数学教育的发展应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改革评价体系等进行,逐渐形成依托数学核心素养的中学数学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