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很多外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论文前外科学的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困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外科学开题报告写法供大家参考。

  一、开题报告题目:

   文库裕民县胆囊结石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二、专家论证意见

  (课题开题时评议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1000字以内。)

  胆石病是一个常见病,欧美国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很高,在我国的一些特定人群的普查发现胆石病约占成年人的7%左右,因而当前胆石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胆石病更有呈增多的趋向,裕民县更是胆囊结石高发地。如此数量众多的胆石病病人,绝非依靠外科手术的力量能够解决的,预防胆石的发生应该是首要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各不相同,且其中争议也颇多。如能通过裕民县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细化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必能对胆囊结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该课题立题依据充分,能结合本地高发疾病作针对性的研究,且统计指标特异性强,统计方法科学严谨。相信该研究成果对裕民县高发疾病胆囊结石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

  课题名称:裕民县胆囊结石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研究背景:胆囊结石在我国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10%以上,而在新疆裕民县更是常见高发疾病。胆囊结石可并发胆管感染、梗阻性黄疸、胰腺炎,与胆管肿瘤亦密切相关。胆囊结石病因较复杂,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各不相同,相比于胆囊结石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胆囊结石的预防应成为临床工作者的一项更重要工作。

  研究现状分析:胆囊结石的成因及其临床规范化治疗一直是胆道外科学研究的

  热点,经过多年探索,这一研究领域已从最初的胆石、胆汁理化性质分析,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胆囊结石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一、脂质代谢异常: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脂质运输、代谢、分泌异常密切相关;二、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排空延迟,使胆囊内过饱和胆汁形成的胆固醇结晶不能被及时排人肠道,从而在胆汁中析出并聚集成石,这是胆石形成机制的经典学说,但引起胆囊排空障碍、胆汁淤滞的胆道动力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此外,研究还发现胆石症患者胭囊黏膜功能也存在异常。三、遗传易感性:胆囊结石症的发生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遗传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在各人种间存在很大差别。一级亲属胆囊切除术阳性家族史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在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中,基因作用占25%,单独环境因素占62%。这些研究表明,胆囊结石是多种基因同环境因素相互复杂作用导致的。目前各地区如北京、天津等城市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近年陆续有报道,且均为当地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或自然基金项目。

  理论依据:胆囊结石在我国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10%以上,而在新疆裕民县更是常见高发疾病,且裕民县人口构成更有其特点(主要由汉族、哈萨克族组成)。

  胆囊结石病因较复杂,主要包括一、脂质代谢异常;二、胆囊功能异常;三、遗传易感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各不相同,且其中争议也颇多。如能通过裕民县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细化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必能对胆囊结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标:通过裕民县胆囊结石患者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细化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可以通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分析近五年裕民县医院住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和近3年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胆囊结石患者(病例组)和无胆囊结石体检者(对照组)按照年龄、性别、民族进行配比以作病例对照研究,对照指标为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否患有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重指数)。

  质量监控:糖尿病、血压的判断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血脂异常参照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肥胖诊断依据为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建议,胆囊结石均经B超证实。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危险因素先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各研究因素的P值,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得出最终拟合模型。

  理论依据:胆囊结石在我国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10%以上,而在新疆裕民县更是常见高发疾病,且裕民县人口构成更有其特点(主要由汉族、哈萨克族组成)。

  胆囊结石病因较复杂,主要包括一、脂质代谢异常;二、胆囊功能异常;三、遗传易感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各不相同,且其中争议也颇多。如能通过裕民县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细化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必能对胆囊结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标:通过裕民县胆囊结石患者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细化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可以通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分析近五年裕民县医院住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和近3年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胆囊结石患者(病例组)和无胆囊结石体检者(对照组)按照年龄、性别、民族进行配比以作病例对照研究,对照指标为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否患有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重指数)。

  质量监控:糖尿病、血压的判断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血脂异常参照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肥胖诊断依据为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建议,胆囊结石均经B超证实。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危险因素先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各研究因素的P值,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得出最终拟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