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制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开题报告有哪几点?法制教育开题报告都包括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制教育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可提供给大家参考。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教学设计的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
(一)开题时间
2017年8月29日
(2)开题地点
乌市教育局五楼
(三)参会人员
1、主持人:蒋海虹
2、开题暨论证咨询专家:
3、课题组成员:无
二、开题报告要点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500字以内)
1.课题的提出背景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知道,在校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不很成熟、人生观正在确立的过程,造成了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心态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第一、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对他们的直接侵蚀,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第二、近年来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拜金主义较为严重;第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他们看法偏激,对前途忧心忡忡;第四、教育和管理的软弱无力,法治在某些层面的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说明,正视学生们的现实问题、加强学生法治道德教育,扶正倾斜的天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也是法制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目前,小学课程中设置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更重要,法治教育不仅仅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学科的老师应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法治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遵守礼仪,遵循规章,从而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将其有机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治教育。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理论意义
在小学法治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治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英语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治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治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3.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法治教育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等,在法制教育上很有代表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法制教育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3.2.英语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将语言教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中渗透法治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渗透道德法制教育。谈到文化背景这一文化知识时,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2)国内外研究现状(500字以内)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资料显示,国外的英语教学中尚未对此进行系统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法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英语学科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自身特点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治教育,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500字以内)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法治教育的教学设计。
3.2.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设计轻松、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关注学生的法治教育。
3.3.初步形成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策略和途径,更为学科渗透法治教育作以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200字以内)
4.1.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4.1.1通过设计各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4.1.2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4.2.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研究主要内容:4.2.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法治教育的教学设计。
4.2.2.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设计轻松、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关注学生的法治教育。
4.2.3.初步形成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策略和途径,更为学科渗透法治教育作以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3.课题研究的方法:
4.3.1.调查研究法。研究前调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查阅相关国内外的资料,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研究策略;研究中调查,目的是调整研究步骤,提高研究效率;研究后调查,旨在总结研究成果,反思研究教训。
4.3.2.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调整课题研究计划,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调整,不断反思,修改完善方案,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3.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英语课程改革和英语学科改革中关于小学英语课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和经验。
4.3.3.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开发资源,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在研究中证明这些教学设计的方案,改进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使研究更趋系统化、理论化。
5.研究重难点(200字以内)
5.1.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
难点:(1)教师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开展适宜的活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对话、合作中渗透德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设计轻松、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关注学生的法治教育。
(2)英语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策略和途径。
6.课题研究基础(课题组主持人及成员已有相关研究成果,500字以内)
负责人蒋海虹老师教龄已有十四年之久,现为乌鲁木齐市小学英语教师骨干高级研修班成员之一,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曾参加过的课题有2011-2012年《小学英语高段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沙区级小课题,已于2012年顺利结题。
2012-2015年参与的《如何运用简笔画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自治区级课题(3年时间)已于2015年顺利结题。
2016年9月-2017年6月主持的《小学五年级课外作业的设计的研究》沙区级小课题已结题并获得评审一等奖。
2016年参与的市级《小学英语高段提问技巧的研究》现正在中期研究当中。
7.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安排(200字以内)
(一)准备阶段(2017.9.2—2017.10.30)
1、确定课题组成员和研究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学习、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学习、英语新课标学习。
2、根据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和访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问卷调查英语学科法治教育内容,查阅国内在英语学科渗透法治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3、制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框架,论证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7.11.1.—2018.3.30)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选取课题试点班级四年级五班,进行授课。
2、按照计划,分段实施(渗透法治学科的教学设计策略,模式,方法和途径)。
3、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形成的途径:(事实、案例、数据、策略等)证明是有效的教学设计。
预期阶段性成果展示教学案例、交流。
(三)总结鉴定阶段(2018.4.1.—2018.6.15)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内容证明实施有效的教学设计后,学生的法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撰写研究报告,收集、汇总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
8.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专长和分工
课题负责人蒋海虹老师独立承担此课题,本人教龄已有十四年之久,是沙区教
育系统骨干教师现为乌鲁木齐市小学英语教师骨干高级研修班成员之一,具有
一定的教研能力。曾参加过的课题有2011-2012年《小学英语高段课堂提问技
巧的研究》沙区级小课题,已于2012年结题。
2016年9月-2017年6月参与的《小学五年级课外作业的设计的研究》沙区级
小课题已结题并获得评审一等奖。
9.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及呈现形式
9.1.转变了教师的法治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科教学渗透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9.2.初步形成的英语学科的法治渗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形成有效的教学
方法的策略和途径。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集、结题报告、文字资料、课堂
音像资料等。
10.经费预算与分配
预算内为600元,用于创建资料和摄录教学设计中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