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寿险精算研究中则主要是确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损失,与寿险精算不同的是没有象生命表那样相对稳定的损失分布。所以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幅度以及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至今非寿险精算已经发展了两个重要分支一是损失分布理论,研究在过去有限的统计资料的条件下未来损失分布情况以及损失和赔款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二是风险理论,通过对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分布的分析,研究这种出险次数和每次损失大小的复合随机过程,以期洞察保险公司应具备多大的基金,方可不“破产”,以及评估“破产”概率的大小复合随机过程。
精算师是私人和公共财务设计师和潜在的企业管理人员,这是建立在精算职业的智能核心基础上的,其智能核心为经验分析和分析衡量、估算、转移以及对未来意外事件的现行财务状况作出反映。”这就意味着精算师的从业范围逐渐扩大,诸如在银行、顾问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大型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工会以及政府机构等处被委以重任。他们帮助公司制定养老金计划,确定合适的投资组合,估计公司经营的成本(不确定成本),估计国际商贸和海外投资风险;为政府提供医疗制度的成本分析,工伤赔偿办法,艾滋病对策,社会保障体制等各方面的建议,同时对政府新颁布的法律在经济中的影响提出预测等。与此同时,精算学的研究邻域也相应扩大。
学生考ASA资格证书的辅导应与精算教学要求分离.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的降低,而是要更全面深入教授精算科学,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一一这是中国教学的一大悲剧,也不是精算教学的目的。另外,我国也不能盲目照搬SoA的课程,从理论上讲风险分析的工具并不局限于概率统计,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用来进一步发展精算理论的,从目前的SoA课程与社会发展水平看也有脱节处,也不完全符合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作为培养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而设计的课程,考试科目中数理课程显得过多(内容要求并不高),有必要缩减。事实上这一点己被SoA认识到,在2000年以后将有很大调整:(见本期通讯)所以,我们在开展精算教育时要特别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探索财经教育的新模式,与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