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选课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后期申请大学或者学院。与国内不同,外国高校提供几十个门类上百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有必修和选修,学生选课既要确保修满30学分,还要兼顾个人发展方向。那么选课有哪些技巧呢?

留学生如何规划选课?

1.确定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 一般来讲,排名越好的学校要求的先修课程越多,申请竞争越激烈的专业,要求的先修课程越多。每个大学的官网上,一般都有很详细的先修课程要求的,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学校的ad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nsfer students,或者在academic的下设专业里面会有transfer admission的先修课要求。

2.确认学分转换问题 不同的地区,尤其是不同的大学系统之间,学分不一定全都可以转, 关键在于每学期学校的课程,是否能够匹配到目标学校的课程。一般拿着社区大学的课单, 与四年制大学相对照, 符合条件的学分可以转。有时还需要拿syllabus去跟对方学校确认。如果你打算申请的学校和你本身就读的社区大学,恰好在同一个州的话,那么建议你可以查看一下学校官网里面是否有Transfer Guide/Agreement。

3.确认通识课程要求 通识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是无论是具体转哪一个专业都需要在转学前修完的课程。一般分为五大块:English Composition/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Reasoning /Arts & Humanitie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Natural Sciences: Biology, Chemistry, Physics (+Lab)

4.了解课程难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Grade Option 学校每年都会开设不同的专业课,任课老师也不太相同,这就导致了可能是同样的课程名称,但是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有所出入,课程难度也不尽相同。一旦一门课拉低了GPA,想要再提高就难了。此外,虽然可以选择pass no pass 来避免影响GPA,但是专业课和重点GE课程一律不建议修改。无关紧要的选修课可以考虑网课或修改P/NP,但是也要注意学分限制。

5.提前确认学校课程安排 根据学校每年不同课程的安排,需要合理规划什么时候拿什么课,有些课程学校可能一年只开一节课,非常抢手,如果错过了,就要等一整年,很有可能赶不及申请。因此选课规划是不可以临时抱佛脚的。